《黑客与画家》的作者如何看待财富?
Paul Graham被称为硅谷风投教父。他写程序起家,创办电商平台,然后做投资,创立了世界上最著名的创业孵化器YCombinator。据说,李开复创办创新工场就是受YCombinator的启发。
在许多硅谷精英身上,存有一种让人向往的理想主义。他们在取得巨大成就后,往往乐于向其他人传递价值观与思维方式。譬如,Paul Graham有一个经常更新的博客,他的博文,往往从互联网和投资开始写起,但不仅限于此,而是延展到我们如何看待世界,如何对待自身。
《黑客与画家》,是Paul Graham的一部文集。他曾经学过绘画,后来开始编程,发现画画和写程序有诸多共同之处:它们都要求创造性,成果都不能被准确衡量,所创造的事物却能影响无数人。
本书谈到了许多观念与方法。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作者写财富的一节。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果仔细观察,能看到一个颇有意思的现象:许多人对金钱和财富都抱着鄙夷心态。知识分子以清高自许,认为铜臭味难以靠近;普通人觉得有钱人虚荣浮夸,不适合谈心做朋友;最有意思的是,一部分创造出巨大财富的个体在取得成就后,往往对财富羞于提及,仿佛挣钱是一件极为可耻的事情。他们更乐于谈道德,谈中国的未来,谈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作者看来,世人形成鄙夷财富的观念是正常的。在漫长的人类历史中,获取财富都依靠非正常手段。有强权者依靠暴力赢得天下,官府欺压百姓贪污腐化,无权者坑蒙拐骗,武力、贪污、诈骗、婚姻,这几条道路成为个人改变财富地位的主要手段。毫无疑问,运用以上方式获得财富让人不齿。
这样的光景一直持续到近代,当工业革命发生后,商业力量兴起,依靠智慧谋略致富的商人,和凭借勤奋工作获取酬劳的中产者,成为了财富大军中的新力量,他们致富的方式光明正大,但因为这一过程历时不过百余年,和以往数千年的历史相比,过于短暂,所以在人类的意识中,残留着“财富=不义之财”的观念不足为奇。
商业勃兴,科技发达,第一次使得个人能够发挥才智体力,通过合法正当的手段,获取巨额财富。他们通过自身力量,运用公司等组织形式,创造性地满足了消费者的各式各样的需求,并因此获得回报。乔丹满足了人类对于体育审美的需求,袁隆平满足了人类对于粮食的需求,张小龙满足了人类对于沟通新方式的需求,他们在市场经济中因此获得财富,所满足的需求越巨大,得到的回报就越多。
时易世变,在我们所处的时代,获取财富并不意味着要违背道德戒律,满足他人需求并借此获得收入,成为一条通往罗马的康庄大道。
在《黑客与画家》中,作者还极力区分了金钱和财富的区别。金钱,不论是以美元、黄金还是人民币出现,本身并没有价值,是人类社会赋予它价值,让它成为财富的等价物,以方便交换。金钱并不是财富,它只是财富的象征。金钱并不珍贵,诸如人才、高楼、图书馆这样的财富才值得珍惜。但因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大量使用“挣钱”(Make money)这一习语,使人们误以为金钱是最重要的事物,而忽略了财富的本质,这无疑是本末倒置。
我们并不能靠制作货币来过上良好生活,我们只有依靠满足他人需求借此获得财富来达到自身目的。厘清了这一概念,我们就可以渐渐把目光从闪闪发光的金钱上移开,继而扪心自问:他人有怎样的需求?我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满足它们?
发现需求——满足需求——财富被创造——金钱流动,这是一条正确的链条。只有不满足于做消费者,开始做创造者,才能体会到崭新的愉悦与冲动,并获得丰厚回报。
Try to make something people want, then you can make a dent in the universe.
《黑客与画家》的作者如何看待财富?:等您坐沙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