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军:“期货论”我觉得他们在昧着良心说话
2013年,“粉丝经济”、“互联网思维”无疑是互联网圈子里最热门的关键词,而这两个关键词都跟雷军及他的小米有关。雷军两年前在微博上说“创业要大成,一定要找到能让猪飞上天的台风口”被无数草根创业者奉为圣言。然而,小米究竟是小米加步枪的民兵,还是经过了严格飞行训练的土豪级正规空军?
今年的雷军可谓风光无限,不仅小米估值超过100亿美元,销售额达到300亿元,还拿下了年度经济人物。不少人把才只有三年多成长期的小米,看成是互联网创业“屌丝逆袭”的当代神话。小米带来的是“鲶鱼效应”,也带来行业内对雷军和小米的“围剿”。对“屌丝领袖”的称呼,雷军表示“无所谓”:“我什么都不缺,都是40岁退休的老同志了,出来创业就是为了未完成的梦。”
冬至过后,北京的天气格外寒冷。在小米新搬的办公大楼——北京华润五彩城内,却是一番夏日的景象。
川流不息的人群,充满了电脑、电视的办公楼,再加上暖气的温度,每一层的所有员工就在几百平方米的办公室敞开办公,没有隔墙,就算靠窗的犄角旮旯后面,都能发现一个正在办公的人。只要站起来放眼望去,整层楼一览无余。
办公室里似乎还有没有消尽的圣诞气息。到了年底,供货商、销售商的纷至沓来,在整个楼层里,随处可见站成一团谈事的“人堆”。
大楼的12层,与其他楼层一样,也是一个大“办公车间”。被安置在这一层的雷军的办公室只是多了一层玻璃而已。
雷军每天都随身带着四部手机,全部是小米的产品,每一部手机都插上了手机卡,这四部手机他几乎同时使用,见记者很疑惑,他说:“我是项目经理,每天都要看。”
然而,在两个多小时的采访时间内,四部手机不时震动,雷军却几乎一个电话都不接,他总是看一眼,然后放下,继续记者的问答。
说到行业问题,他就开始两眼放光,说着说着,他还会突然拿出纸和笔来做示意图,身体不自觉前倾,想把问题解释得万般透彻,同时他还会不停地问,“这个听懂了吧?”
他的回答总是相当坦诚,说到一件令人头疼的事时,他会毫不避讳地情绪溢出。让人甚至觉得他应该再保守一点,或者应该更符合中年成熟企业家的形象,比如可以再多一点冠冕堂皇的字眼。
他被问到私人问题时,又会变得守口如瓶,他很礼貌地说,“请允许我不回答”。可能他总是那么有一点不符合想象。
可这就是雷军。
回应“期货论”:“我觉得他们在昧着良心说话”
小米从2011年10月份一个月只发售一万部手机,到2013年12月突破300万部,单月销量已经翻了300倍了;从2012年的140多亿元销售额,到今年预计超过300亿元,小米还被人非议为卖“期货”。自认为不是“愤青”的雷军,也不由得怒了。
“现在华为还经常骂我们是期货,没现货,我们一投放市场都是十万部几十万部,你问他们投放了多少?我觉得他们在昧着良心说话,整个产业都存在产量爬坡问题,刚开始一两个月都是严重的阻碍,因为刚做完宣传,用户需求有,没量,毕竟整个产线的完善度还不够,都在爬坡,每个硬件厂都一样。”尽管他屡次表达此观点,但针对华为的做法还是颇显气愤。
他说:“我是非常非常尊重华为的,华为是中国企业的骄傲。我气愤的是什么呢,是华为不尊重事实和历史规律,乱说一气,有点说过了,反正我都没说什么,我说等你们上来自己看,再过一段时间,他们的产品出去以后,各种各样的问题就开始了。”
华为电商总裁徐昕泉12月25日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其瞄准红米的互联网渠道产品荣耀3C和喵王当下预订量已突破1000万部。而作为华为的子品牌,荣耀被定义为“在华为内部有了一个可以像小米一样进行互联网营销的独立运作的品牌。”
雷军还首次对外坦露:手机从发布到上市有一个巨大的风险,就是测试风险。“一款产品第一个月你一上来就赶500万部、1000万部,能不能准备好?提前6个月或者12个月部署是可以的,其实中国现在的产能足够,但问题是如果生产了500万部但入网测试(指正式上市销售前的运营商测试)出现问题,手机厂商立刻破产。”
他表示,苹果的产品周期不是12个月,而是24个月。可能提前一年半把产品做好,再用半年把产品测试到万无一失,才开始量产。iPhone新品上市第一个月供货也就全球500万部左右,其实许多消费者也买不着。
揭秘与格力赌局:央视“做局”董明珠估计也挺郁闷
在央视2013年度经济人物颁奖典礼上,雷军与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的“10亿赌局”颇抢眼球。在这一赌局背后,其实是央视设“局”而小米、格力被迫PK。雷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首度揭秘幕后过程。
“我跟董明珠赌一块钱是开玩笑的,因为一块钱你掏得起我也掏得起,咱们就输个面子嘛,还有我们又不竞争,而且说实在的,把我们两家放在一起比,是央视策划的,因为投票我排第一,所以要找个人PK更有看头。”他说,“我的郁闷在他们说我们营销炒作,没技术,没人才,时间短,不共赢。”
对此,将小米视作自己创业“最后作品”的雷军,不爽溢于言表:“你知道我在台上是怎么想的吗?这个小孩长得很帅,三岁,你是要祝福他将来长大成人还是说人总是要死的?没错,小米肯定会遇到困难的,我也相信,但这样说你能接受得了吗?”
随之,雷军挥手一笑:“当然,我觉得这个辩论格力也吃亏了,因为他们把格力作为旧势力的代表,所以从一上来她(董明珠)就输了。我后来也回过味了,我觉得董明珠也极度郁闷,可能郁闷程度也不亚于我。”
但说起后来被董明珠“提升”至10亿元的“赌局”,雷军颇为自信。他说,格力是一家非常优秀的公司,也是中国国产企业的一面旗帜,董明珠也是很受人尊重的。在互联网浪潮来了以后,不管做得多好你都会被冲击,如果转型,互联网是必然之道,如果不转互联网,他们在五年之内输给小米几乎无悬念,如果比营业额,他们几乎无悬念。“我没说百分之百,我是说99.99%,就是因为人家说你才刚干了3年,可能也会遇到什么风险,我觉得也会,但是如果小米不遇到大的风险,我觉得格力一定会输,因为我们成长速度比格力快太多了。”
关于成功:“我们靠的是口碑”
“在做小米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很高的期望值,也屏蔽了外部所有的压力。因为我作为老同志创业,思想负担比较重,就怕弄砸了不好看,所以我们在初期的一年半是保密的。”
记者:有人认为小米的成功,靠的是成功的营销,而不是过硬的产品?
雷军:我们早期做金山的时候,是一个纯研发部门,几个人都是工程师,没有市场部,客服电话都是我接的,因为公司谁都不爱接。
初期我们非常成功,但1996年我们差点关门,因为微软进来了。反思原因,我们早期靠“酒香不怕巷子深”,很快风靡全国。但微软不仅产品做得好,营销也做得好。所以我们就开始跟微软学习营销。
后来我发现,精力花到营销上以后,我们对研发的重视势必会减弱,所以我们做的大量产品,说实话我觉得还是不够好。当时大环境也不好,最后,我们在营销上花了很多力气,但始终没有真正做起来。
在做小米的时候,我们也没有很高的期望值,也屏蔽了外部所有的压力。因为我作为老同志创业,思想负担比较重,就怕弄砸了不好看,所以我们在初期的一年半是保密的。最开始,我们就只是一个纯研发部门。
记者:您经常提到七字诀,“专注、极致、口碑、快”,怎么理解?
雷军:这四个词其实是没有先后顺序的,你仔细想想,不专注,速度就快不了,改得不快呢,就没用户口碑,不做到极致呢,也没口碑,不专注呢肯定就不极致,所以它们是这么一个关系。我们终极目标是要形成口碑,不做到极致就没口碑,改得不快也没口碑,不专注也没口碑,口碑是我们的核心。
金山就是业务多,没有一个干到极致,口碑就不好,口碑不够就砸广告,不挣钱再做更多的产品,恶性循环。我们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以前的循环是,没口碑,销量不够大,任务完不成,就做更多的产品,更多的产品就导致恶性循环,所以小米是“去KPI”(企业关键绩效指标)的,去“销售任务”的,卖多少都无所谓,最好今年卖30万台,不要卖3000万台,30万台就挺好的了。
关于销售:搞一堆销售任务没用!
有人说小米靠的是营销,搞“饥饿销售”,对这一说法,雷军令人意外地说:小米初期甚至没有销售队伍,现在也没有销售任务。
记者:但是我看您公司门口一进来也摆了一个销售数量的统计,您还是很注重销量的?
雷军:好,很好,这里面还有一条哲学叫“一切以用户为中心”,其他一切纷至沓来。就是说,赚多少钱,卖多少台机器,多大的营业额都是像行云流水一样来的,不要去想,不要想结果,要想过程,我把过程干到极致,销量就会有,广告就自然来,大家的奖金自然就会高,咱们不要搞一堆莫名其妙的任务,没用。
记者:您和董明珠打过赌,五年之内销售量能超过格力?格力现在约是1200亿元的年销售额啊。
雷军:我跟董明珠赌一块钱是开玩笑的,因为一块钱你掏得起我也掏得起,咱们就输个面子嘛,还有我们又不竞争。如果五年内,格力不转型互联网,它们输给小米几乎无悬念。
关于自己:“《硅谷之火》改变我的一生”
“我40岁了,不差钱之后创业,什么都不为。屏蔽了外围所有影响,在初期一年半,没有人知道我在干什么。”
记者:您做小米手机的初衷是什么?
雷军:我40岁了,不差钱之后创业,什么都不为,屏蔽了外围所有影响,在初期一年半,没有人知道我在干什么。首先,我不为钱。为名呢?有没有?有,但是还好。前一年半,我们不接受任何采访,就是现在很多活动,都是不得已参加。
记者:您承不承认您是个愤青?
雷军:我不承认。做企业肯定不容易,但我们既然决定做企业,遇到困难这些心理上的准备我们肯定是有了。我已经干过二十年了,我也不觉得很多问题解决不了,但是要有人去解决。
记者:那你开心的事情是什么?
雷军:我现在干的事情就是我喜欢的。
记者:现在有一种说法,就是您40岁,已经完全无忧的状态下要再来做这么苦闷的事,是因为跟你同时代的IT精英都已经在江湖上叱咤风云了,您也是,但是还需要有一件事情来证明自己不比其他人差,只会比他们更好,您认同这个说法吗?
雷军:我觉得我都已经退休了,我都退休了三年才干小米,所以我觉得这些东西对我来说都不重要了。我连KPI都去掉了,这需要什么样的决心啊?
我大学一年级时有一个梦想,办一家世界级的企业,等到我退休的时候我觉得人的一生就这么结束了吗?肯定不甘心嘛,就觉得还是要实现自己的理想,再做一点事情。
记者:您觉得自己还有能量没发挥出来?
雷军:我觉得自己的目标没达成,当年我在武汉大学图书馆借了一本《硅谷之火》,改变了我的一生。所以我做小米,今天是为了实现我的梦想。
记者:那其实还是在证明自己?
雷军:我觉得实现梦想和证明自己应该是两回事。干企业有那么多的风险,还有恶劣的市场竞争环境,还有假货,还有各种各样的问题,以我的商业经验我觉得这些都会存在,所以输了对我们来说也没什么,我们没成功先想怎么输。
关于未来:这是最后一次创业
“今天的成功是我们预见到的,但今天的速度和时间是我们没有预见到的。”
记者:如果小米输了,您还会再创业吗?
雷军:不会,这是最后一次了,输了就算了。因为我曾经试过,在我四十岁,年富力强,拥有所有社会资源的时候试了一次,如果输了,那就算了,我也就退出了。所以我们在创办的时候就跟大家说得很清楚,一起干四年,如果四年之内还弄不起来,就撤了。
记者:那现在是比您预想的要好得多吗?
雷军:我觉得,超出寻常。今天的成功是我们预见到的,但今天的速度和时间是我们没有预见到的。而且我们基本没“打仗”。
记者:你回过头看这三年多的时间,有走过弯路吗?
雷军:我们最幸运的是,今天回顾三年的历程,我觉得我们一步都没错,而且时间点刚刚好,如果能再早一点可能更好,毕竟Android开放系统2007年就诞生了,但是That’s OK,这已经是我们看到的最好的结果了。
还有一个时机帮了我们:诺基亚崩溃了,与Android一起,它加速了整个行业向智能手机的转型。诺基亚把市场让出来了,一下子百分之三十几的市场空了,如果我们再晚一两年做,那这个难度会大太多了。但如果我们再早干一两年,我们的量也不一定起得来,市场也不会这么热火,那时Android系统的成熟度、产业链的成熟度都不高。
记者:“居安思危”,您有没有考虑可能遇见的“危机”?
雷军:小米未来也会遇到更大的困难,我觉得每个企业要死三次才算真正的成功,迟早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的,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我们今天在谈它未来可能会遇到什么困难和问题,我觉得不用谈了。
因为我做二十几年企业了,都是几生几死了,小米才3年,等我们小米到13年、23年再看看,还需要时间。
关于外界:说我是乔布斯第二是笑话
“如果二十几岁说我是乔布斯第二,我一定会觉得是快乐的,但四十多岁,我只要做雷军第一。”
记者:有人说您是“雷布斯”,您听到这样的评价时是什么样的一种心情?
雷军:如果二十几岁说我是乔布斯第二我一定会觉得是快乐的,但当我四十几岁你说我是谁的第二我觉得都是笑话。我只要做雷军第一。
记者:您刚才也说您是老人家创业,也几死几生,现在人家在网上骂你,或者再来调侃你,你是一个什么心态?
雷军:我们就是在骂声中长大的,只要不诋毁产品、品质、公司品牌,我都很少还手,我基本打不还手骂不还口,随便你说。
记者:你介不介意大家还在说雷军是“屌丝领袖”?
雷军:这个我无所谓,这个我倒是真无所谓。我觉得小米是什么品牌不重要,我们最忌讳的就是你诋毁我的品质,用个案进行放大,因为今天的智能手机的确没有好到百分之百没问题。
关于竞争:与对手共同推动行业进步
“我们欢迎大家跟我们学习,推动整个行业的互联网化,这个互联网化靠小米一家是不足以完成的。”
记者:您现在在手机技术这一块投入的精力大概是多少?
雷军:90%吧,因为研发团队基本都是我管的,产品都是我管的。
记者:那你有业余时间吗?
雷军:我觉得还好吧。我一半以上的时间都在盯我们的产品,每个业务的进度啊,产品怎么做啊,所以你们来之前所有会都是跟产品相关的。每个细节,每个标准都是我们定的。比如我们做的第一代红米,像最初40万元的订单我不满意,全部取消掉,损失了4000万元人民币。
记者:怎样看待行业的竞争?
雷军:我们今天谈到华为,也是最近的热点话题,我觉得欢迎大家跟我们学习,推动整个行业的互联网化,这个互联网化靠小米一家是不足以完成的。我们整体的目标是提供优质的产品,便宜,厚道的价钱,如果行业全都这样子,这对中国的消费者是大好事,所以我们欢迎更多的华为站起来和我们一起推动行业的变革。我们要学习同行比我们做得好的地方,也是因为我们小米,才推动了华为的变革,这是好事。
加油!诚邀关注@大都督网,分享精英文化、云集有志之士;与广大创业者携手共进!修养-创业-精英[可爱]
2014-01-05 下午9:01